熟人出力、分类收费 规范停车管理——田村路街道玉泉北里社区:停车管理

案例背景

玉泉北里一区下辖两个院落,分别是大院类型的国防大学住宅区,以及回迁房类型的玉泉北里一区9号楼,两个院落均为高层住宅楼,共有1211户居民,常住人口3040人停车管理。两个院落接壤处的三岔道路为市政代征道路,由国防大学、玉泉新城开发商代管。由于该路段长期无人管理,导致135个车位实际停放近300辆车,双排车位区域经常停放四排车辆,通行受阻、车辆剐蹭的情况频发,居民不断。

经验做法

步骤一:取得授权、清理空间停车管理,打好停车管理基础

代征道路产权分属国防大学、玉泉新城开发商两家单位,要对代征道路进行管理,需取得产权单位授权停车管理。为此,社区一方面发挥国防大学退休老同志优势,协助联系国防大学物业专班取得授权;另一方面,申请街道包片、主管部门提级,联系玉泉新城开发商负责人,推动小区物业公司顺利取得两家单位授权。取得授权后,社区、物业立即启动占位车辆专项整治,联合街道城管部门、交通队等职能部门,通过张贴限期移车公告、电话告知、现场普法等方式,对长期占用车位的外来车、僵尸车等分类清理,为后续治理腾出空间。

步骤二:熟人调解、能人挖掘停车管理,者变参与者

玉泉北里社区的李先生,多次以安全隐患、通行受阻为由停车乱象问题停车管理。当发现李先生退休前曾从事物业工作、物业管理经验十分丰富时,社区采取“熟人调解”策略,邀请李先生的老同事——玉泉北里社区第二于师傅,协助化解对立情绪,劝说李先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区停车管理中。在李先生的建议下,小区物业通过优化三岔道路路口的行车流线、整合停车位划线,多腾出25个车位。同时,李先生主动联系业委会,协助制定停车收费管理方案,为物业接手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帮助。

步骤三:明确需求、分类收费停车管理,制定停车收费方案

社区联合业委会、物业公司以及李先生等能人,共同制定停车收费方案停车管理。在不高于路侧停车收费标准的基础上,根据回迁居民收入差距大、退休工资低的实际情况,采用按时计费与每日封顶相结合的方式,停车才交、不停不交灵活管理,进一步降低每月最高停车费用。为避免上下班期间出入口拥堵,采用预存停车费、出门自动扣费的方法,方便居民开车进出。针对居民家中多辆车、外来车的情况,采用阶梯收费的方式,第一辆车0.75元/小时、第二辆车1元/小时、第三辆车1.3元/小时,外来车8元/小时,实现停车位适当调控。

步骤四:熟人联系、定点攻坚停车管理,停车管理方案获认可

熟人出力、分类收费 规范停车管理——田村路街道玉泉北里社区:停车管理

由于之前从未收过停车费,社区首先向支部、、居民骨干、志愿者等社区熟人介绍停车收费计划和方案,通过熟人“一人带一户、一户连一楼”、微信群预通知等方式,广泛敲门入户征集意见,给出每月停车费用的大致范围,使居民对费用有合理预期停车管理。针对微信群内发言提问的居民,及时群内反馈,主动添加微信进行联系,或直接走访,逐一做通思想工作,得到居民认可。

步骤五:多方受益、物业续签停车管理,社区环境整体提升

社区以停车治理成效为支点,定期组织居民骨干、业委会、物业公司召开“治理向前看”议事协商会,梳理后续道路维护、安全保障问题清单,形成社区治理“痛点库”,督促物业主动完成三条内部道路的路灯维修、监控安装、增加巡逻人员、美化周边绿化等工作,形成“解决一个问题、升级一类服务”的治理链式反应,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,物业公司因此获得续签资格,物业费收缴率超过98%停车管理

经验启示

01

发挥党组织统筹全局协调各方作用

面对代征道路管理权责分离困境,社区首先“向前进一步”,带头开展专项清理,强化统筹协调,为后续居民广泛参与治理奠定工作基础停车管理

02

从焦点到共治力量的转型实践

针对高频居民,通过“熟人调解”精准转化,挖掘成为社区治理的骨干力量,将居民诉求压力转化为自治动力,实现“被动应对”到“主动共治”的治理主体升级停车管理

03

以焦点问题突破带动服务提质增效

依托“大家商量着办·治理向前看”协商机制延伸治理场景,从单一停车问题解决拓展至基础设施升级,形成“解决一点、带动一片”的闭环效应停车管理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hytytc.com/post/191.html

友情链接: